2016.2.21 新聞聯(lián)播報道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guī)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其中第二十條: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充分利用自然山體、河湖濕地、耕地、林地、草地等生態(tài)空間,建設海綿城市,提升水源涵養(yǎng)能力,緩解雨洪內澇壓力,促進水資源循環(huán)利用。鼓勵單位、社區(qū)和居民家庭安裝雨水收集裝置。大幅度減少城市硬覆蓋地面,推廣透水建材鋪裝,大力建設雨水花園、儲水池塘、濕地公園、下沉式綠地等雨水滯留設施,讓雨水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不斷提高城市雨水就地蓄積、滲透比例。
日本海綿城市建設中地面和地下秘密
雨水背景
日本是一個降雨充沛的國家,又是一個人均水資源稀缺的國家。多年平均降雨量為173毫米,是世界平均值(97毫米)的1.8倍,是我國多年平均值(66毫米)的2.6倍。因人口密度大,人均年降雨量僅為53 立方米,比我國的人均年降雨量597 立方米少,僅為世界平均值的1/5。但日本的水資源利用效率比我國高得多。據水利部25年統(tǒng)計,中國年平均淡水利用量達56億立方米,日本年平均淡水利用量為9多億立方米,不到中國的1/6,而日本GDP總量是中國的8倍。日本的萬元GDP用水量僅為我國的1/3—1/48。日本在水資源管理方面有一整套經驗值得我國借鑒。
地面雨水收集方式
從朝向天空的屋頂上收集雨水是很普遍的,但是雨水同樣可以從大樓的垂直面上收集,因為雨并不總是完全垂直地落下來。大多數(shù)情況下,它是斜著落下來的。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要把房屋的屋頂以及大樓的墻壁都要進行防水處理的緣故,窗戶周圍的縫隙也要填上防止漏水的材料。如果我們簡單地依靠屋檐而忽略其他阻止雨水泄漏的方法的話,雨水將從窗框或屋檐周圍的縫隙中流進來。
傳統(tǒng)的日本房屋一般都建有寬寬的環(huán)形屋檐防止雨水打到墻壁、門窗和陽臺。然而,現(xiàn)在寬度超過1.2米的屋檐要被算作房屋面積的一部分。因此,如今越來越多的房子把寬的屋檐改為窄屋檐,以便獲得更大的使用空間。
很多建筑采用鋁合金門窗,它的防水性好,所以現(xiàn)在有屋檐的房屋越來越少了。一位叫木良佐藤的建筑師,考慮到大樓的墻壁或玻璃幕墻的面積很大,因此他建議要利用從墻壁上流下的雨水。在雨水利用創(chuàng)意比賽中,提出一些收集大樓墻壁上流下的雨水的好想法。有的人建議,在大樓的一層頂部建一個槽式屋檐來收集雨水。一般認為,從一幢樓的垂直墻壁表面收集到的雨水量是從同樣面積的水平面上收集到雨水量的50%.但是,也有一份試驗報告說,實際上測得的雨水量是7%.即使只有7%,收集到的雨水總量仍然是很大的,因為樓的墻壁面積是它屋頂面積的好幾倍,何況,城市里有很多高樓。
地下雨水設施
日本首都東京及其周邊年平均降水量為1466.8毫米,幾乎是世界平均降水量的一倍。不過豐沛的降水并沒有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不便。雨天里,行人一般不用擔心走在路邊被汽車濺起污水,雨后濕潤的路面上有時都難找到水洼。
這多虧了歷經100多年發(fā)展的東京地下排水設施。這些巨大的建筑設施守護著這座世界級的都市,使她免于洪水的侵擾。
蓄水
東京年平均降水量為1466.8毫米,幾乎是世界平均降水量的一倍。目前,這一有著1300萬人口的超級大城市應對集中暴雨的“法寶”是“下水道+地下蓄水池”。日本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運用地下儲水設施來應對集中降雨,公園、小學和家庭等容易積水的地點都建造有不同大小的地下蓄水池。其中最為大型的有四個,其大小可用“宮殿”來形容。這種“宮殿”級的地下蓄水池從1980年后開始設計施工。在突降大雨時,如果下水道的水位急劇上升,雨水將自動流入這些巨型蓄水池,以緩解下水道的壓力,防止內澇。而如果雨量減少,下水道水位下降,蓄水池內積蓄的水又將自動回流到下水道。
排水
不過,在東京地區(qū)雨水控制設施中,最為著名的還不是市內的蓄水池,而是位于東京外圍琦玉縣春日部市的“東京外圍排水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被稱為世界規(guī)模最大,深埋地下五十多米、全長6.3公里。系統(tǒng)由五個巨大的圓柱形蓄水坑、寬度達10米的輸水管道,以及更為巨大的“調壓水槽”構成。
春日部市經常刮臺風、降雨豐沛,加上地處低洼,頻繁遭遇內澇。為了消除水患,當?shù)卣_始考慮修建大型的排水系統(tǒng)。最初的考慮是在地面挖掘排水渠,但因涉及拆遷、重建等棘手問題,成本高且耗時多,遂放棄。于是有了地下系統(tǒng)的構想。1992年,這一地下排水系統(tǒng)開建,直到2006年歷時14年才全部完工。
“東京外圍排水系統(tǒng)”的排水模式與市內蓄水池異曲同工,只不過規(guī)模比后者更為巨大。其中最為壯觀的是有“地下神殿”之稱的“調壓水槽”,該設施也供蓄水之用,59根巨型大柱子,撐起一個巨大的地下空間。面積達13806平方米,長177米,寬78米,高18米。“調壓水槽”能將從五個蓄水坑流來的大量雨水“吞入肚中”,或者備用,或者用飛機引擎改裝的抽水泵,排入附近的江戶河。“東京外圍排水系統(tǒng)”每年大概運作5至7次。盡管耗資巨大,建設費用2400億日元(約人民幣192億),但有效地減少了城市內澇。
最近剛落成的日本最高塔――東京天空樹就設計了一個可回收利用的排蓄水系統(tǒng)。天空樹的蓄水池能儲存7000噸雨水,可供其所在的東京墨田區(qū)23萬人使用一天。主要用作災害發(fā)生時的生活用水或消防用水。
來源:上海國安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