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隧分類
深層調蓄隧道,按目的和功能將深隧為三種:
污染控制:多應用于老城區(qū)合流制區(qū)域,部分延伸到新城區(qū),可收集超過截流管道截流能力而產生的合流制溢流污水和分流制初期雨水。
洪澇控制:分為防澇隧道和排洪隧道,前者主要收集、調蓄超過現有排水管道或泵站排水能力的雨水徑流;后者主要截流、接納上游洪水或超過河道輸送能力的洪水并排放。
多功能:通過合理的設計和調整運行方式,實現洪澇控制、污染控制、交通等多種功能的兼顧。
國際上成功案例20余項,大部分深隧仍以單一功能為主。
國內外案例
美國芝加哥隧道及水庫隧道工程
一期工程功能:污染控制(1975~2006)
L=175km,D=2.4~10.8m,H=46~88m,V=1000萬m3
二期工程功能:防洪為主(2006~)
末端建設提升泵站及3座調蓄水庫,V=6600萬m3
通過空間上的累加來實現復合功能。
美國沃勒河深層隧道
功能:提高防洪標準
L=1.7 km,D=6.10~7.82m, H=21.94m,起端設置泵站,旱季可抽水回補河道。
日本東京首都圈外圍排水道
功能:緩解內澇
L=6.3km,D=10.6m,H=50m,2002年建成,末端建設提升泵站(規(guī)模200m3/s)。
日本大阪地下排水隧道
功能:緩解內澇
L=11.2km,D=6.9~9.8m,H=25m,調蓄量96萬m3。隧道末端設置雨水泵房。
英國泰晤士河隧道工程
功能:控制水體污染
L=25 km,D=6.5~7.2 m,H=30~65m。
預計建造時間為7年,將于2016年正式開建。運營后,可收集倫敦泰晤士河97%的污水。
馬來西亞吉隆坡SMART工程
功能:緩解內澇
晴天底排水,中上層交通;雨天三層均排水。L=9.7 km,D=13.26 m;已建成,可將上游洪水轉移至旁路隧道臨時儲存后排入郊外下游水庫,減緩了河水倒灌及關鍵路段積水嚴重的現象。
香港荔枝角雨水排放隧道工程
功能:提高標準
L=3.4km,D=4.9m,H=40m;已建成,可抵御50年一遇的超強降雨
新加坡深層隧道污水系統
功能:收集、輸送城市污水
工程包括一條長48m、直徑3.6~6m、埋深18~55m的污水隧道,以及長50km的污水連接管,將所有污水收集輸送到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采用TBM施工,共8臺隧道掘進機用于推進48km的隧道。
廣州深層隧道排水系統
主隧道雙管,分別實現初雨轉輸和污水輸送,功能單一;泵站+支管進行標準提高
總長度86.4km,近期東濠涌支段L=1.7km, D=5.3m。實現系統排水標準提高至5~10年,CSO年溢流次數減少70%以上。
來源:給水排水